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交通住宿 >

城市更新N部曲之④提前准备“城市再更新”

发布时间:2023年07月25日 栏目:交通住宿

家门口新开的面包点,算是自创的小众品牌。

看着它“定价堪比知名品牌、早上十点还不开门、开张不搞任何促销”的个性表达,却只能由衷地毒舌:估计也就半年的命!

就像那个著名的案例:去孩子的百日宴,人人都在不负责任地乱祝福拍马屁,但是“必成大器”敢签对赌协议么?!

在城市更新领域,在城市更新一哄而上的时代背景,说句丧的:有些可以准备料理后事了!


1、城市更新,看的不是新,而是“久”

就像婚礼上都是和谐的,开张都是热闹的,有谁看到离婚和倒闭?

对城市更新而言也是如此:开业必网红,网红必追捧。

一个城市更新项目,如果想要的只是开业热闹、网红刷屏其实不难,只要项目地段不在荒山野岭,只要能有一些推广费用,媒体、自媒体再加请“气氛组”,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后天发力,已经足矣满足表面繁荣。

所以,先胖不是胖,开业不算业!

既然被叫做“城市更新”,起点有多低已经可以想象:要么是经营上的难以为继、要么是形象上的有碍观瞻,要么是资产上的弃之可惜,总之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。

站在操盘手和职业经理人的立场,接手城市更新虽然口头客气言必称压力,但就像医生接手一个晚期癌症病人,绝对“算得过来”,因为——没救活是常态,救活就是奇迹!

所以抱着这样的起点,城市更新项目早期被商业眼看到的是商机:

因为难以为继,所以成本可压;

因为有碍观瞻,所以变型容易;

因为弃之可惜,所以能开就好。

基于上述三点,开业热闹:有媒体、有网红、有拍照、有刷屏、有引发慕名而来,都是简单的、正常的、符合人性逻辑的。

问题在于: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二标准,另一个是时间!

那些在定位阶段“经不起追问”或者会议室草率拍板“根本没经过追问和反对”的项目,走到开业这一步只是始于足下,但问题是功利市侩的受众和拿了钱的吹鼓手,由来只见新人笑!

而事实是,如今在市中心流连,经常会走过一个曾经热闹无比天天排队的地方,今天已经门可罗雀甚至人去楼空,如今再回想当年盛情和恩爱,更多像一个讽刺!

更揪心的在于——如果城市更新今天继续“以网红定胜负”,接下来这种各领风骚三五年会接踵而来排山倒海,所以才出现本文开头所言:

城市更新的倒闭潮不可逆转;

有眼光就该未雨绸缪,研究“城市再更新”甚至“终极更新”,那是一片比蓝更浅的海。

造成这种可怕大势的无非是:

以网红论英雄的目标导向;

不以可持续为考量的初衷;

跟着案例抄袭案例,最终害死案例的供给侧;

没有创新意识,没有忧患意识,没有预判意识。

部分城市更新案例,已经可以被归为:开业就猜得到歇业!


2、那些“一看就知道活不长”的城市更新

回到全文开头,那家新开的面包店为什么“诅咒”它活不长?

开在居民区的底商,定价比肩CBD的品牌连锁,高估了购买力关键是高估了自己。

恪守“早上十点开门”的商场规矩,放弃早高峰路过人群,标准化其实是懒惰。

开业不促销,是“吊起来卖”的强势营销,但问题是消费者用脚投票,强势者只是自认为强势,自身定位之失。

一个商业项目,最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营销逻辑!

这话听起来刺耳,大凡理工男、产品控、技术主义者甚至“实在人”都不会同意,但残酷竞争的市场看的是结果,是——剩者为王。

容我对产品主义者抱以同情但不报以支持,因为事实残忍:

产品么有产权保护,一周之内必有“更高性价比”劣币驱逐良币;

产品本身不“按需定产”,不以营销倒逼产品设计的产品没有竞争力;

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“饥饿营销”,饿死的只能是自己!

反对者的二次狡辩可以预见:“商业是商业,城市更新是城市更新”!

今天的城市更新中,那些“一看就知道活不长”也是比比皆是地一地鸡毛。

场景之一:

继续嫌弃武康大楼。

细心到在对面的天平路拐角处做了类似“拍照岛”的网红配套,却不重新调整底商业态,从而导致“每天人流有10万,走过路过不进过”,请问武康大楼的业主方——

拍照有钱收吗?

拍照能可持续吗?

拍照能帮助商家吗?

能把拍照岛的人性化分一半给商业嗅觉,真正帮助底商做到生意提高租金,也是各得其所。

场景之二:

十六铺某网红酒店,听说最近“终于关张”了,不关才不正常。

那个找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丐帮风范,完全高估了大众的审美、小众的持续购买力,审美屠杀了市场逻辑,还卖高价还搞饥饿营销还愿者上钩?!

也曾排队拍照、也曾网红刷屏、也曾先进案例、也曾媒体捧臭脚,该有的套路都有。

如今死了,“如今才死”已经属于——气死达尔文!

场景之三:

某近期网红,有故居有故事开发商也有品牌,如今是老中青三代“少女”打卡首选。

偏偏在这个摆YEAH的地方,招了一家朝鲜餐厅,看着它同样“三过店门而不入”,不是朝鲜餐厅的错,要么是定位没脑子,要么是招商不鸟定位!

试想:在这个头牌傲娇地,到访人群穿着鲜活,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——让别人看见我在吃饭,或者说“让朋友圈看到我和饭店互为匹配”,朝鲜餐厅是不是煞了风景?!

上述三个典型案例,有的已盖棺定论、有的还活得滋润,但逻辑经不起推敲已是不争。

所谓“一看就知道活不长”,势必在底层逻辑上存在瑕疵,只是在某个主导之下被视而不见,但蝴蝶效应不是因为否定蝴蝶否定飓风就不会发生,特别是供给侧遥遥过剩的市场。

城市更新,不仅仅是更新城市,或者说不仅仅是从外形上更新城市!


3、城市的二次三次N次更新,直到“可持续”为止

在“有城市更新”和“没城市更新”的PK中,当然是前者完胜,毕竟喜新厌旧是人性;

但在“城市更新”和“城市再更新”的PK中,前者就被“厌旧”地死在沙滩上。

如何能够把城市更新一步到位化,需要前期的谋定而后动。

所谓谋定而后动,并非官僚作风慢动作的搪塞,而是需要务实高效地审视和判断:

第一,看到并承认政府、业主和设计师的先天矛盾,因为出发点不同;

第二,经过市场研究对三者诉求进行矛盾统一,如何配比兼顾是成败之举;

第三,相信自己但不迷信自己,前期设计中就为常变常新做好预留可变!

城市更新是一股大潮流大趋势,但城市更新不是为了统一审美,也不是“把城市粉刷一遍”,所以城市更新对标准化可以采用“领会精神”之下的就事论事,形成个性化形成差异化,因为“缺点是对手诽谤的,优点是自己吹嘘的,只有特点才是立足市场的”!

上海有家建筑设计单位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值得借鉴:虽谈不上千军万马,但建筑设计林立可选,于是其提出“只做优化”,即退出设计份额争抢的第一步,专心修炼“设计更新”,待初步方案形成之后,给业主方做优化,按照结果的节约成本取费。

看似是一种商业模式,背后需要的是作为设计师的“技术优势强大”,今天在“是个建筑师就能城市更新”的浮躁甚嚣之下,城市更新的方案有不少属于经不起追问就草草上马,这其中“一看就知道活不长”是否也是孕育着又一次商机即城市再更新势在必行?!

而在此应运而生之下,如果前端制止不了犯错,那么提早布局后端治病救人也未尝不是一种逆向思维和市场逻辑,因为按照发展周期,三五年之后会有一波城市更新倒闭潮即将到来。

如何让自己有机会参与城市再更新,不仅需要嗅觉需要解决方案,关键是——如果不想成为城市更新的过客模式,那么势必要重塑和优化底层逻辑,一步到位地成为城市终极更新。

永生是一个伪命题,但延年益寿是医学的目标;

城市不再更新也是一个伪命题,但“减少开刀减少折腾”利己利人。

今天的城市更新已成网红行业,网红的吃相和命运也是可以推演可以预见,如何让网红红得久一些,就需要网红本身有生命力。
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“起”:城市更新大跃进已不可逆,那么就想好治病救人吧。



上一篇:恒大退出恒大旅游运营管理100%股权 下一篇:构建“潮流+”文旅新业态 2021成都文化旅游创新产业峰会召开
最新推荐